ENGLISH |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接受了新华网的采访。万连步表示,作为三农企业家,自己一直比较关注三农方面的议题。
万连步说,我国农业以往主要靠肥料、农药等的大量投入实现高产的种植模式,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推广“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为主要特征的“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显得尤其重要,这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远意义。
为推动化肥行业和种植业全面转型升级,加快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实现化肥行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万连步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推动双减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在化肥行业的推广应用,促进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在减肥减药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多个“双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着力开展减肥减药增效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掌握了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其中,由金正大主持的“新型缓/控释肥料与稳定肥料研制”项目是多个双减项目中唯一由企业主持的,研究团队集结了山东农大、清华大学、中国农大、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等多家单位。万连步表示,金正大取得的成果理应为整个行业服务,但实事求是地讲,仅凭企业自身力量,很难推动减肥增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他建议尽快出台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大力支持特种氮肥、特种磷肥、特种复合肥、控释肥等减肥增效新技术、新产品在传统化肥企业的推广应用,推动整个化肥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双减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在种植业上的全面应用,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万连步表示,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又是减肥增效的技术高地,这为山东省农业生态种植走在前列提供了条件。因此,建议加快出台农业生态种植模式推广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农业生态种植模式推广,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和种植业全面振兴。
万连步表示,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耕地质量提升、减肥增效、农产品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创新任重道远。因此他建议在“十四五”时期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等科技创新活动。企业有决心、有信心推动持续创新,为加快推进生态种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进城,农业内部劳动力越来越少。如何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为促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万连步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涉农企业全方位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建议适当给予涉农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将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涉农企业纳入国家政策扶持的范围,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服务和农业弱势环节的服务,采取进一步的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
二、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万连步建议提高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鼓励多元主体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方式推动土地的集中;建立起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对土地流转价格进行监测和适度干预,治理扰乱市场的行为,着力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村集体成立村级土地合作社,通过村级行政组织来集约和整合土地,再统一交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全程生产托管,这不仅有利于订单农业履约和种植结构调整,而且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良好的生产条件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议加强对农业灌溉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构建起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农业灌溉设施管网系统。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水利进行提档升级,优先安排土地托管村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时提高农业农村用地指标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分配中的比例,优先安排用于烘干存储粮食、存放农机装备等方面的设施用地,重点满足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地需要。
四、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实干型人才充实到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
建议依托已有的人才培训工程和项目,强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重点培养培训,可以通过探索采用院校定向培养、带教培训等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适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实干型人才。
万连步建议,在政策方面,完善土地保护管理的法律、规定,加强对盐碱地管理;加强盐碱地治理的引导,自然资源、农林水利等部门加强合作,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同时加强盐碱地治理的体制保障,引导社会有效利用盐碱地,减少盐碱地改良的盲目性;加强科技投资,降低盐碱地治理的成本,设立盐碱地治理的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化开发盐碱化未利用地。积极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参与盐碱化未利用地开发,使其投资于土地开发,受益于土地开发。用足用活土地政策,探索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易地交易机制,盘活盐碱化未利用地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为盐碱地改良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补充,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实现盐碱地改良占补平衡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双目标。
针对我国盐碱地区域分布特征,建议成立区域联合研究平台与改良应用工程中心,加强盐碱地改良机理共性问题研究,共享科研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构建以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主体利益为纽带,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形成以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工程施工、技术服务四大产业为支撑的盐碱地治理技术模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盐碱地治理与高效利用服务体系,建立盐碱地治理的标准体系,形成全产业链的盐碱地治。
他还建议继续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东营黄三角农高区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的支持力度,推动该区域在盐碱地综合治理、土地经营管理新机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系统集成,通过降盐培肥、分级利用等多种方式提升中低产田产值,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模式,进而辐射、带动全国盐碱地改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 | |